嘉定“微网格”治理:从“最后一公里”到“最后一百米”
在上海嘉定区,以公安部门牵头、协同多方力量的“微网格”治理创新先行先试,已深入人心。这一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新型治理模式,以融合填补“九龙治水”的缝隙,推动问题早发现、早处置,将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破圈融合,颗粒度更细
嘉定将城运网格、警务网格、综治网格等“多格合一”,在不打破原有网格体系的前提下,以近5倍的数目细分成微网格,让治理颗粒度更细,也能更好“扫盲区、填漏点”。
微网格机制以公安为牵头部门,人口协管员、城运队员、联勤队员、居委干部等一起嵌入治理单元,融合度更强。各部门跨前一步,打破隔阂,互相监督、互相提醒,快速形成合力,实现了“百事百问百难有百解”,也让基层治理从“最后一公里”下沉到“最后一百米”。
党建引领,散户变堡垒
万商灯饰市场业态复杂、人员流动频繁,警情案件多发。在微网格建设过程中,7名党员业主、商户及租户聚集起来,成立了全区首个综合市场“商业联合党支部”。党支部通过“双报到、双报告、双服务”,凝聚了10名党员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。
此基础上成立灯饰市场自主管理委员会,针对消防隐患突出的栅栏式防盗窗、规范市场停车等涉众治理事务,邀请业主和商户代表共商共研,最终顺利拆除防盗窗639个,新建270个电瓶车充电点位、设置规范停车位580个。试点以来,市场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67%、消防类警情保持“零接报”。
技术赋能,巨效能产生
嘉定区“微网格”治理通过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的新型警务模式,实现了信息双向循环的快速反馈和流程再造的应急反应。求职者小王的反诈线索及时转入微网格工作处置的信息流转程序,成功摧毁一个电诈犯罪团伙,抓获91人,涉案金额1.5亿余元。
“e嘉人”和“嘉治理”是嘉定公安分局开发的数字化工具,群众可反映身边隐患、提出建议、困难求助,信息通过筛选分级,公安机关和城运部门分头解决,形成闭环。技术赋能,零时差响应,让每个城市运行保障者被“激活”,成为社会治理的“前哨”和群防群治的有生力量。
风险变风景,梗阻变润滑
嘉定“微网格”模式重塑了信息传导和指挥落实机制,大大缩短“报修-认领-维修”周期,快反应、快处置,抓早抓小,将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。网约车司机小李从偏激言论者转变为“单王”,源于民警吴佳俊的关心和帮助。
网约车司机周平师傅在“e嘉人”小程序上报警,成功帮助受骗者追回了10万余元诈骗款。数字技术赋能,零时差响应,让每个点位的“城市细胞”、每个城市运行保障者被“激活”,成为社会治理的“前哨”和群防群治的有生力量。
嘉定微网格创新参与方式、拓宽参与领域,牵住“牛鼻子”,带动一大片,让来自群众的金点子,持续提升治理效能,大大增加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。嘉定从连接上海与江苏的人员流动高频地带,变成上海12345投诉率最低、警情直线下降的治理“样板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