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通恩施 | 出实招优化营商环境
7月27日,湖北省“营商环境看实招”首场新闻发布会在恩施州举行,利川、咸丰、鹤峰等县市(单位),介绍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探索的改革经验,这也是湖北省政府新闻办第一次将新闻发布会现场搬到市州。
利川:“整村授信” 企业贷款随“点”随到
发布会介绍,今年上半年,恩施州新登记市场主体24400户,其中新登记企业类市场主体7048户,同比增长48%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.4%。
近年来,恩施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,不断塑造优化营商环境的“恩施名片”,获评“2020年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”。在利川市南坪乡,随着一栋栋民宿拔地而起,在村庄变美的同时,老百姓的腰包也更鼓了。
恩施州利川市南坪乡24度民宿老板 廖邦珩:“一天纯利润可以收入2500元,一个月可以纯收入75000元,按气候可以住3个月,一年可以收入225000元。”
仅靠一个季度,就能挣上以往好几年的钱,这种变化,廖邦珩自己都没想到。之前,因为缺乏资金,廖邦珩家的老房子只能闲置着,但随着整村授信的推进,民房改造成民宿,乡村沉睡的资源被逐渐唤醒。
恩施州利川市南坪乡24度民宿老板 廖邦珩:“银行的同志跟我讲, 想扩大规模,还可以继续贷款, 把民宿再提档升级,扩大规模 ,赚更多的钱。”
以往,村民贷款需要提交大量资料,办事流程也相对复杂,来回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办好。如今,通过整村授信,只需要一部手机,贷款金额随“点”随到。
恩施州利川市农商行南坪支行行长 郑兴元:“每个村提供辖区内农户所有的档案,授信以后, 我们再把授信评议表在村里面公示,把手机银行开通、 电子产品开通,直接从手机上直接提款就行了。”
有了资金的支持,不少能人闻讯返乡,开办合作社,发展起了稻鱼共生和莲鱼共生。
恩施州利川市杨氏24字辈农村专业合作社社长 杨朝辉:“按照我的想法就是,你只要自己有实干的劲儿,对于我们想创业的人来说,像信用社 ,我就是向信用社贷的30万元,他们就是我们最好的靠山。”
恩施州利川市农商行南坪支行行长 郑兴元:“我们南坪乡整个授信的金额是4000多万元,相对于2019年大概提高了140%。”
利川:建立全省首个涉企法律问题快处中心
除了在企业成立之初给与资金扶持,利川市还在全省率先设立涉企法律问题快速处置中心,搭建“智慧司法云守护”平台,企业成长全程参与。在新机制的帮助下,正准备与教育机构签订协议的曾儒剑就提前规避了损失。
恩施州利川市涉企问题快速处理中心法律顾问团成员 彭勇:“在法治体检中发现企业的制度设计的漏洞,我们将为企业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,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,迅速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。”
法律服务要求专业性强,利川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为专业型人才核定编制,组成法律服务团队,以工业园区的86家企业为切口,全市1万余家企业辐射,协助企业解决纠纷25件,为企业员工挽回损失300余万元,为企业避免损失超过5000万元。
恩施州利川市司法局副局长 杨仕文:“整合后的公共法律服务资源,为市场主体提供“店小二”式的贴心服务。”
咸丰:“一业办一证” 拿证即开业
当好“店小二”,变被动为主动。在全省先行区创建方案出台后,咸丰县积极争取,食品生产小作坊“一业一证”
改革试点成功落地咸丰,将食品生产小作坊开办申请条件和时间压缩掉80%,为食品生产小作坊业主极大地节约了时间、精力和费用。
收到小作坊生产主申请后,咸丰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员在场地施工前,就实地指导生产加工场所平面图设计,发放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告知书》,确保场地等生产条件一次性合格达标,所有告知事项一次知晓。过去,“费钱还费时”是开办食品小作坊的一大痛点。“一业一证”试点改革后,市场监管部门对通过告知承诺方式,取得小作坊《行业综合许可证》的经营者所生产的首批产品进行现场抽检和现场核查,不但可以确保检验样品真实可靠,还可以为生产者节约检验费用,抽检费用由财政负担,平均为申请人减少申办资金约1500元。
恩施州咸丰县小作坊业主 杨中武:“以前发证前需要核验产品的检测报告,检测报告就需要一个月左右,申请人要自行送检, 自己承担检测费。”
目前,咸丰县开办小作坊已实现:审批环节压减为3个,申请材料由原来的8个项目减少为1项,审批时限由原来5天压减为1天办结,跑动次数由原来至少4次减为1次,减少75%。
同时,咸丰县创新监管方式,在县域所有食品小作坊安装视频监控系统,建立“县乡坊”三级在线监管平台。推行“互联网+监管”,打造“主动发现、智能预警、自动派单、管理闭环”的智慧监管模式。在“请进门”实现规范生产、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,咸丰县实行再“帮一把”,孵化培育小作坊提档升级为“精工坊”。截至目前,咸丰县全县小作坊共计360余家,各式各样的小作坊产品进入各大商超,成为老百姓舌尖上的放心美食。
恩施州咸丰县小作坊业主 廖燕:“和以前的创业者相比来说,我们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,政府不但让我们轻装上阵,还把我们扶上马, 送了一程。”
恩施州咸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高峰:“‘一业一证’改革是试点,也是我们便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另一个起点,我们最终目的是孵化培育小作坊提档升级为‘精工坊’,从‘小散低、 脏乱差’变为‘高大上 、名特优’,合力形成业主满意 消费者放心 社会认可的三赢局。”
鹤峰:减免2.36亿 打造全省“涉企保证金最优县市”
近年来,鹤峰县大胆探索,在全省率先探索“涉企保证金最优县市”改革,以“事项种类最少、缴存标准最低、服务质量最优”为目标,全面推进改革试点,不断降低中小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,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累计为企业减免2.36亿元。
最近,记者在鹤峰县劳动保障监察局了解到,他们已完成94个项目减免或提前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610.2万元的相关工作。
恩施州鹤峰县劳动保障监察局信息股股长 龙俊涛:“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通过农民工工资信息化、 信用化监管,按照能降尽降 ,能免尽免的原则,通过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,共计减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610.2万元,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困难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”
为切实减轻企业资金运转困难,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鹤峰县对符合减、替、退要求的涉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减免(取消)一批、银行保函替代一批、高等级信用评级提前退还一批“三个一批”政策。
恩施州鹤峰县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 龙宪维:“对我们鹤峰县现在达到信用评级达到A级以上的企业,全部实行减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。”
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,鹤峰县率先在全省免收交易场地服务费,自去年6月起已为相关企业节省费用30余万元,并从今年3月起,鹤峰全面停收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。
恩施州鹤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 向立:“截止日前 ,此项措施已惠及306家企业,共计免收费用2606万。”
近年来,鹤峰县通过“涉企保证金最优县市”试点建设,按照“能减尽减”原则,大刀阔斧“减”事项,大气磅礴“降”标准,大大张旗鼓“立”机制,压减比达83.3%。三年多累计为1631家企业减免缴存保证金2.36亿元,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崛起和高质量发展。
湖北天工建筑安装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蔡胜:“作为投标企业,在鹤峰招投标既不用交纳保证金,中标后也不用交纳履约保证金,极大地盘活了我们企业的资金,每年在保证金方面,我们可减少200万余元左右的投入。”
恩施州鹤峰首信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屈勇:“保证金退还之后,首先是政府部门对我们企业诚信的一个高度评价,同时也是鹤峰县营商环境对企业大力支持的充分体现。”
营商环境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下一步,恩施州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厚植生态底色,推进绿色崛起,为“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、谱写新篇”交出一份优异的恩施答卷。
监制:郭小容
编审:徐瑗
主编:李亚敏
统筹:邱惠 周晓焕 李碧荣
记者:湖北广电恩施融媒体记者站 王戎 邹兴程 恩施台 谈正红 袁润 利川台 咸丰台 鹤峰台
新媒体编审:郭晓勇
新媒体编辑:张冉
